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造型奇葩的陶瓷器,可不一定是假文物

黑逗 博物馆丨看展览 2020-09-12

近日,“文物打假”又变成了文博圈里的热门话题一大批假文物,以它们热情奔放的纹饰、超越时代的材质以及令人大开眼界的造型,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认知。(相关阅读: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重庆大学:认真核查


不过,说到文物的造型,在历史上也的确存在很多造型奇葩如假文物,实际上却是货真价实的出土/馆藏文物的情况。


以陶瓷器为例,陶瓷史上就曾经出现过这些奇形怪状的器物:


多 角 坛


顾名思义,多角坛就是一种浑身长满了“角”的坛子,一般为陶质或瓷质。


宋代多角坛(图自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管理处编《岳阳唐宋墓》)


这种器物出现于唐代,是一种随葬器物,一直沿用到宋代,在当时的文献中被称为“粮罂”“五谷仓”等,作用就是在地下继续为亡魂提供粮食,防止灵魂们挨饿。因此,多角坛上经常会刻一些稻谷、粮仓之类的图案。


还有的大型多角坛,本身的形状就像一株巨大的稻穗,更加强调了它们为亡魂储藏粮食的功能。


多 管 瓶


从唐代到宋代,多角坛的形状发生变化,逐渐演化成了另一种器物——多管瓶。


北宋青釉多管瓶,浙江龙泉出土


虽然名字变了形状也变了,但两种器物在器如其名、奇形怪状这两点上还是高度统一的,也都承担着随葬器物的功能。


多管瓶的瓶身通常分为二至五层,也有不分层的。瓶身上有伸出的管子,看起来很像来自外太空的灵敏探测装置。


北宋青釉多管瓶,四川大学博物馆藏


耐人寻味的是,有许多多管瓶,身上支出来的管子与瓶身是不相通的。不知道古人这样设计,包含着什么特殊的用意呢?


元青花蒙古包形器


在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奇特的元青花蒙古包形器物。


元青花蒙古包形器物

(顶部、正面及背面,图片自徐汝聪《关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青花瓷“蒙古包”性质的讨论》)


这件器物通体绘卷云、仙鹤、花卉、海水、杂宝等纹饰,从造型上看,好像是一个半球体和一个扁扁的圆柱体的结合,平底,器物下方还开了一个小门。


蒙古包形的瓷器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随葬器物,仿照真实的蒙古包制作。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真正蒙古包的门框高度与蒙古包整体的高度之比大约为1:2或者更大,这件器物如果是缩小版蒙古包的话,门未免开得太小了。


蒙古包(图自网易号“经典回眸”)


还有学者认为这件器物是用来存放骨灰或舍利子的容器,或是“海会塔”的微缩版(在各个寺庙的墓塔中,用于合葬一般僧人和信徒骨灰的塔称为“海会塔”),由僧人团体定制,用于存放多位僧侣的舍利子。


看看下图海会塔的形状,这个猜测似乎更加接近事实呢。


宋代的海会塔,位于福建罗源县

(图自徐汝聪《关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青花瓷“蒙古包”性质的讨论》)


青花瓷球形器


无独有偶,在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原属伊朗阿德比尔陵寺的青花瓷球形器。


青花瓷球形器

(美国学者波普于20世纪50年代拍摄,图自波普的著作 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


最初对这件器物进行研究的美国学者波普认为它的年代当属明代(15世纪),而中国学者李仲谋从器物上青花的用料、画法、纹饰风格等方面,判断这件器物为元代瓷器。


然而,相比它的年代,人们更关心的或许是它的用途。有的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种油灯悬挂装饰,在中东地区应用较多。还有一种比较可能的功用是作为水烟壶座。


阿拉伯水烟壶,下面常有球形的底座(图自网络)


不过这两种用途,都只是学者们的推测。至于这件器物的真实用途到底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茄 式 壶


这种长得有点像化学仪器“鹅颈烧瓶”的瓷器,有一个很中式的名字——茄式壶。茄式壶的颈部细长而弯曲,壶腹呈一个稍扁的球形,圜底满釉。


素三彩茄式壶,故宫博物院藏(图自网络)


看茄式壶奇特的造型,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它又是熊孩子乾隆皇帝一手主导烧造出来的新奇玩具。实际上,这可太冤枉茄式壶了,人家还真就是正正经经始烧于康熙年间的瓷器。


不过,造型这么现代的茄式壶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大家至今还不是很清楚。有些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宫廷医疗用具中用来熏蒸的器物。


苹 果 尊


见过长得像苹果一样的瓷器吗?这就是接下来小编要介绍的器物——苹果尊了。


清康熙月白釉苹果尊,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图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


它形似苹果,造型还可以细分为缩颈和无颈两种。缩颈苹果尊与我们日常见到的苹果最为相似,无颈的苹果尊口沿部内凹,就像一个被抠去了蒂部的苹果。


清康熙 釉里红花卉纹苹果尊(图自《北京文物精粹大系》)


与茄式壶一样,苹果尊也是出现于康熙年间的一种器形。(所以大家真的不要一看到清代的奇葩瓷器就把锅往乾隆皇帝身上甩……)


苹果尊虽然在造型上可能给人一种“摆件”的印象,但实际上,它是文房用具中“水盂”的一种,有一定的实用功能。


如果是豇豆红釉的苹果尊,则更为名贵。在收藏界,有豇豆红“八大码”的说法,指的是豇豆红釉瓷器的八种既经典又美丽的器形,分别为:柳叶瓶、莱菔瓶、蟠龙瓶、菊瓣瓶、太白尊、镗锣洗、印泥盒和苹果尊。


康熙豇豆红“八大码”(图自网络)


由于以上这些器形在历史上真实存在,所以在见到这些造型的器物时,需要从釉色、纹饰、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细致考察,才能对文物的年代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你还知道哪些造型奇葩的陶瓷器呢?评论区一起来讨论吧!


参考资料:

王铭《唐宋时期的明器五谷仓和粮罂》

徐汝聪《关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青花瓷“蒙古包”性质的讨论》

李仲谋《关于伊朗阿德比尔陵寺青花球形器的讨论》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辽博馆藏唐代书画倾囊展出!

200个高清细节带你看懂「永乐宫壁画」

宋人,真香!

樊锦诗:我为敦煌尽力了

今秋重磅展:去故宫,赏「萬紫千红」

如此“上帝”,我代表博物馆拒绝接待!

与千年古尸同眠,文化传承?博眼球?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人已满员,小编正在开拓新号,

若好友申请未通过请过几天再尝试)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